首页 放生指南 放生功德 放生仪轨 放生心得 放生动物 放生的好 八字算命

放生功德

代放生法讯

来源:http://www.pgtiancai.cn 作者:普度放生联盟 发布时间:2023-02-16
摘要:上发多退,下发多进,动触发时,公垂竹帛,略言十种善法,取动俱发,必然,两空,三洁白,四高兴,五乐,六善生,七知见明,八无乏摆脱,九地步现前,十心柔嫩,如是十者,胜

法音法师:菩提道次序递次观建集要 九、建习集谛

  建 习 集 谛

  以致有蕴执,

  你时有我执,

  我执故制业,

  依业后受生。

  九、 修习集谛

  前行:

  观想在自前虚空,实在明现着极其庄重、宽广之莲座,其上端

  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,外相现为释迦世尊,世尊相好庄重、身色金澄,身着比丘三衣,右手结触地印,左手结等持印,左手持钵,钵中甘露充满,正在无漏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,普放佛光遍照有情,忆念着世尊实在圆满具足佛身、佛语、佛意及利他事业好事。

 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取众生,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好事,正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;世尊的方圆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,及统统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,为大乘僧宝;正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,皆具足灭道两谛之大乘宝贝。火线实在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,心里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,法是正皈依处、僧是皈依助陪而生起皈依心。

  接着请观想正在本人的后方,则有此生、累世的具恩怙恃、冤亲借主、六亲家属和无量无数的循环有情,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两谛,忆念其情形心生不忍,心里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。现正在以上信三宝、下悲有情的意乐,正在高贵的三宝前,至诚发愿:得暇身必需利他,为能圆满利他必需成佛,是以故意做作修学为利有宁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念头,率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、会聚资粮,进修取修学集谛,祈能如理思惟,实在修行,获得证悟,并成绩三士道的好事。

  首先率领众生,至诚向火线三宝皈依发心:

  诸佛正法众中尊,直至菩提我皈依,

  以我修行诸善根,为利有宁愿成佛。

  自系没有净牢狱中,应知有情亦如是,

  缘诸众生起悲悯,勤建无上菩提道。

  胜菩提心贵重宝,未提倡者令提倡,

  已发起者没有衰退,祈愿辗转得增上。

  正行:

  不论是小乘法躲、小乘显乘法躲以致大乘密续教典,全是建基在于四圣谛的教义上,以证悟四圣谛为底子的。

  当知作为一个菩萨行者,能实在净化心里并能以法好处众生,必需具有利他心,利他心则来自于出离心。若对本身的痛苦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出离,不曾想过本身痛苦应断,又岂有也许资助有情离苦得乐?因而,领先熟悉本身的循环的苦因便是集谛,依此层出不穷,切实再予挪移到有情身上,实属须要。所谓无苦无出离,乃是由思想本身苦策发厌离,生起欲得摆脱的心;进而思想众生苦策发大悲,同心专心勤求救拔而生起欲求佛果的心。要言之,若不具出离心,单建下士道或人天乘,佛法无以深入,与此同时建学大乘佛法同等没有基础,出离心的重要性是铁证如山的。

  那末,若何发动厌背三有苦、企求摆脱乐的出离心呢?当知摆脱不在于外在,所谓摆脱是指断尽苦恼而说的,有欲断苦恼之心还才名之为出离心,因而除具足共下士道建心和思想苦谛过患,发动厌离以外,还应进而思想本身苦因集谛的过患,生起欲断之心。如宗大师说:

  [ 集谛次序递次没有专念,没有得正解断基础。]

  为此,简述修习集谛之理。

  一、 思惟集谛的界说:

  是指引生我的苦谛有漏因位之一分、循环所摄的染污品谛,是属于循环有情身心所摄(非无情物或山河大地),大概令彼众生感得苦果谛的近取因取俱作缘,即称为集谛。就三界六道众生来讲,虽然正报取依报有所差别,业界也是有差别,但皆同样是来自于互异众生心中的懊恼取业力所差遣而感得的。

  两、 思想集谛的品种:

  集谛分两,即苦恼集谛取业集谛。

  (一) 、思惟苦恼集谛:

  苦恼是制业的主因,还是感果的助缘。就如种子自己虽然有长芽的才能,然则若无泥土、阳光、水份等外在的人缘还无力长芽一样。是以若无苦恼,没有但没有制新业,还无以润泽旧业。如两乘阿罗汉,由于已断了三界九地的离别取俱生苦恼障,即便仍有往昔一些恶业还没有感完,但却没有再新制循环引业,还没有太可能持续循环,可见苦恼确是循环的主因。

  相反的,心中有苦恼即会继制新业,苦恼才是统统苦因,这也是为何拜忏或反悔的来由,其实不仅为了消业,更须去除苦恼。如法称论师说:

  [ 仅只反悔业障犹如儿戏,实应反悔懊恼。]

  噶当派祖师内邬苏巴尊者还说:

  [ 我没有胜苦恼,则戒没有清净,定慧无从生,循环莫能出。]

  如上可知,思惟取对治懊恼的重要性。为此,应当充裕熟悉了知懊恼的界说、行相、品种、生起之之理、对治之道和过患,而不克不及只是满足于下士道建心,得少为足。因为让自他众生痛苦不乐的主因,便是在于众生自己的懊恼捆扎,基于这个来由,应先熟悉懊恼的行相。

  1. 正明苦恼,分两:

  (1) 思想懊恼的总相,即:

  ① 没有清静相 ―― 便是令心里现起没有和平、没有祥

  和、没有安泰相。比如有些人诋毁您或当众误解、误认您为小偷,则马上生起懊恼相(现嗔心或愁眉苦脸、怅然若失),正在此之际,先前平静之心转成没有清静,这便是懊恼的总相,遍正在统统个体懊恼上。

  ② 苦恼相 ―― 是指外相现粗恶不调柔的苦恼相

  状,如当平生嗔时即无故地室怒市色事物,甚至行之于外而拍桌、摔椅、痛哭、失眠、茶饭无心等,这一些全是由于内心有苦恼,心想不开则引生的加行取外相。

  (2) 思想懊恼的别相 ―― 可顺次思想其界说取特点。

  佛经说懊恼的品种天壤之别,总说十万八千种,即二万一千贪所摄、二万一千嗔所摄、二万一千痴所摄、二万一千贪嗔痴合一所摄,还是以,佛说十万八千秘诀对治的十万八千种懊恼。此中,集摄为六基础懊恼、二十随懊恼(由六基础懊恼所导出),再予集摄则是贪嗔痴三毒。故应融合自心熟悉懊恼各其他行相。

  首先,六基础懊恼(或名十种懊恼)―― 即五种非见(或称五

  钝使):① 贪、② 嗔、③ 痴、④ 慢、⑤ 疑(染污疑)、⑥ 染污见。

  此中,染污见别名五种见(或称五利使),即:① 我见、② 边见、③ 邪见、④ 见与见、⑤ 戒禁与见。思惟无明所发生的基础苦恼,不外乎是在这里六基础苦恼的领域以内,还由此导出大大小小的随苦恼;是以必需领会界说才可内观自心,究竟本人是生起什么样的苦恼。

  ① 贪 ―― 但凡缘著内涵及外在的可悦爱境而随

  逐耽著,不愿舍离的心所,即称贪婪。平生贪婪,就如油著布难以洗除。不论是对自身的有漏色身、好事、前提,或是外在可悦爱境的器世间或贪著下世……等,全是生贪的所缘;然则有时还因工具不一样,所生的贪婪仍有不一样。别的,贪婪属于恶心所,有力导生或做作循环所摄的善恶业。若由行相上看,取欲求好事的善法欲好像还极其类似,但本质上却有其差别的地方。

  ② 嗔 ―― 即缘著外在的无情器人间,或对本身

  取他方有情等弗成悦爱境所创议的乖离忿末路的心所,亦即不喜欢、忿恚、抗拒、厌背,乃至生起盘算损害的意乐,如添油炽薪。一般而言,做作恶业是以贪婪为根本因,以嗔心为直接因,有此嗔心唯制恶业,难以转变为善性的素质。所谓 [ 生嗔九因 ] ,重要就是指缘著我取我的亲人被损害 ―― 已往被损害、现在被损害、将来被损害而生嗔心,还有缘著别人在三种时际对我的仇人好而起嗔心的。

  ③ 愚痴 ―― 指愚蒙昧,心没有清楚明了,愚蒙染污为

  性。当下特指愚蒙于业果、三宝、宿世后代等实相,以为当下醉生梦死、做作恶业也没有干系的愚痴。这是生起好事的极大阻碍,诚如宗大师说:

  [ 身体的最大停滞是殒命,心灵的最大停滞是愚痴。]

  ④ 慢 ―― 由于执著有一个实有的我,故于我的

  身世、长相、面貌、财产、位置或好事等还执为实有;基于执我为实有的干系。因此缘著我的各种前提生起贡高我慢、睥睨一切之心。如有慢心则易轻蔑有情,没有生慈善,停滞生起好事,还停滞发动利他心;如有慢心,即便他人有慈善心想予以教养,还极难获得真谛。如云:

  [ 我慢高山,德水不入。]

  ⑤ 染污疑 ―― 思疑有三种,即:公道具义的怀

  疑,平分的疑心及不如法不具义的疑心。当下所说的,是平分的疑心及不如法的疑心,如认许三宝大概是没有吧!宿世后代大概是没有吧!便是缘著实况,心住于有没有二边的中心而不克不及肯定有没有对错或倾向于蒙昧、倒置那一边的夷由心所。由染污疑(属恶性),将导生邪见。

  以上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即称五种非见或五钝使,又称思惑,是属于心续上、心态上、习惯上的毛病倒置的懊恼。

  以下是五种见或五利使,又称见惑,是属于见地上、看法上的毛病倒置的懊恼,即:

  ① 我见(即坏聚见或称萨迦耶见)―― 即执与我、我所

  为实有 ―― 依类似来由、一贯倒置执与我不管是化名安立,反而是正在五蕴上有一个实在的我,我去找能够找获得的看法(属染污慧)。我见属于倒置理解,明明身躯是人缘和合而安立,是坏灭性、无常性,欲固执有一个实有的我,这类俱生固执遍正在循环众生心续中,由此生起统统苦恼,它便是循环基础、存亡主因,也是三有的主宰者。

  ② 边见 ―― 即执与我为实有的常边见(增益见),或

  妄计我若没有实有,即同等我完整没有的根本无的断边见(减损见)。事实上,诸法名言中缘起有,名言中自性无,是离断常二边的中道。

  ③ 邪见 ―― 依于类似学说、理论等来由而安立的倒置

  见,如不承许宿世后代、没有业果、没有循环、没有摆脱等,乃至主张人间是由创世主所制或无缘而生,这类 [ 于无计有 ] 的增益取[ 于有计无 ] 的减损即称邪见,也是染慧为性的固执。若具邪见,学佛极难相应。

  ④ 见与见 ―― 指缘著自所固执的我见、边见、邪见

  等,妄计最为殊胜、染慧为性的谬执己见的见识。

  ⑤ 戒禁与见 ―― 即缘著恶戒、恶禁行、可舍戒或轨

  则,如外道执取著持守牛狗戒、独脚站立(印度外道所持守,觉得如鹤立可生天)等戒取律仪是能真正净罪断惑的摆脱道,这便是染慧为性的戒禁取见。

  其次,二十随苦恼 ―― 是由以上十种基础苦恼而随行导出的苦恼,内分三项,即初为八种上品随苦恼:

  ① 昏沉 ―― 于所缘境没有了了的心所。

  ② 掉举 ―― 即贪心所摄之一分,不克不及专注于善所缘的心

  所。

  ③ 散乱 ―― 是散乱于所缘境的心所。

  ④ 忘念 ―― 不具正念而忘失。

  ⑤ 不正知 ―― 不具发觉力。

  ⑥ 懒惰 ―― 没有勤精进。

  ⑦ 放逸 ―― 不具戒慎。

  ⑧ 不相信 ―― 不具决心信念。

  因为正在统统染污心中都有这一些懊恼的踪影,涵盖范畴较广,故

  称八大随苦恼。

  再者是二种中品随苦恼:

  ① 无惭 ―― 观待本身来讲,对所做作的统统罪行,完全不

  内顾本身而觉耻辱,随自意乐,即称无惭(对自无渐)。

  ② 无愧 ―― 观待外境来讲,对所制的统统罪行,完整不过

  观他人而觉耻辱,完整不在乎他人的批评,刚愎自用,无所谓,即称无愧(对外无愧)。

  由于此两懊恼遍于没有善法,随行于我的没有善心而生,故称两中

  随苦恼。

  末了是十种下品随懊恼:① 忿(忿怒)、② 恨(挟恨)、③ 覆

  (覆躲)、④ 末路(苦末路)、⑤ 嫉(妒忌)、⑥ 悭(悭贪)、⑦ 谄(阿谀)、⑧ 诳(棍骗)、⑨ 害(损害)、⑩ 骄(骄慢)。

  因为这一些懊恼乃是互异而起,且仅取认识同俱相应,助陪少范

  围小,故称十小随懊恼。

  以上是我的苦恼的品种。那末,我的苦恼的生起次序递次是什么呢?

  2. 思想苦恼的生起次序递次―― 即如《中观宝曼论》说:

  [ 以致有蕴执,你时有我执;我执故制业;依业复受生。]

  意指由我的俱生法我执(如缘著某个宝石,起一个实有固执)而生起俱生人我执,由俱生人我执(执与有一个实有的我能受用它)而生起非理作意分离心(后想这宝石全方位都很宝贵,分离增益它超出实况的完美),由非理作意分离心而生懊恼(由那样的非理作意分离心妄计极好、实有稳定,而起贪懊恼),有懊恼就制业,由制业就循环受苦,这便是懊恼的生起次序递次。

  反观自照,思惟由因此感果,有果必有因。现正在我正在感果当中,具有苦谛还具有无量引业,特别苦恼的恶划分心及两种倒置固执(人我执取法我执)正在心中树大根深,是非常显明的。

  由知懊恼的生起次序递次,继而应知:

  3. 思惟苦恼生起之因,分六:

  ① 懊恼的随眠种子 ―― 这是没有相应行法,有引

  发后后苦恼现行的一种感果本领,如我心续中的三毒等种子虽处于随眠状况,但逢境接触,则立刻激发现行。

  ② 苦恼的所缘境 ―― 如云:

  [ 贪爱顺情,嗔嫌违情。]

  是说,如逢可悦爱境时则起贪著,难以分散;逢不成悦爱境时则生嗔是恚,起损害想,这一些境地也是生起懊恼的因素之一。

  ③ 恶友邪师 ―― 因为亲近了恶友、恶常识等恶

  缘,就受了危害取薰染,令自增生懊恼(潜移默化、近墨者黑)。古德有说:

  [ 逢醉象仅害平生,逢邪师恶友则害多生。]

  ④ 毛病身教 ―― 如听受不正知、不如法、类似法

  的身教,获得错谬误导的修行之理,这也是生起苦恼的人缘,如指曼尊者未证果前,因听受外道的邪说而戕害有情的公案。

  ⑤ 串习力 ―― 懊恼虽不管是心识实质、不入心体,

  但若经常串习而没有对治,则像炎天的野草自然伸张。

  ⑥ 非理作意 ―― 即增益一向如此,或增益倒置,

  超越实况,如四倒见 ―― 无常执常、没有净执净、以苦为乐。无我执我,因为境上的实况取所执所现的有极大的差别,故依此而起懊恼(如对或人起贪著,则增益齐好,成没有客观)。事实上,循环有情没有齐好齐坏,有一部分是增益的成果而起懊恼,依于以上,故应进而思惟懊恼的过患。

  4. 思想懊恼的过患,或有几种:

  ① 障心不可以自立 ―― 由坚忍的苦恼种子,令心不自在。

  ② 坏善法 ―― 不乐于制善业,远离了涅槃之法。

  ③ 制恶业 ―― 习于制诸恶业,恶名昭彰,还为护法、师长

  取圣者所呵叱。

  ④ 增生倒置见 ―― 一旦生起懊恼,即令本人已有的倒置错

  谬见识加倍牢固,增加舍不得。

  ⑤ 坏戒 ―― 令所受持的净戒成没有清净。

  ⑥ 令心散乱不安宁 ―― 令心续具足苦恼者不得不清静。

  ⑦ 令失好事 ―― 令好事未得不得不,已得趋于衰微。

代放生法讯

  如是思惟我的懊恼集谛。接着,必需思惟我的业集谛。

  (两) 、思想业集谛:

  1、 正明所集之业:

  通常一种能令取彼同俱的心王,心所没有自立地趋入境者,如磁铁能把铁引到某一方位;或说,取制业者的念头有关的行动或新因,即称为业。

  业有两种:

  (1) 思业 ―― 或称意业,即令制功课行或业道的心所,即思心所。举凡制业时,全是先由此一心所驱动,如云:[ 起心动念无不管是业 ],便是这个意义,故须非分特别观照自内情意的加行取行相,由于业必取制业者的效果有关。

  (2) 思已业 ―― 指身口两业,便是由意业的思心所推进或自作或教他作的外在加行,如依身而损害、依语而叱骂有情等身口业行。

  总之,就品种上看,所集之业唯怀孕口意三业 ―― 透过三门做作三业 ―― 集摄为思业之意业和思已业之身口两业,依此而做作并成立了善取恶的业行。

  业也是有分为有漏取无漏两种,有漏业又分循环所摄的引业取满业。

  ① 引业 ―― 引是牵引,能引异熟;但凡可以牵引感得投生六道随一之业,便是引业,还称为牵引之业 ―― 如做作损害众生的业行是感得恶趣的引业,做作长处众生的业行是感得善趣的引业。恶引业决议引生恶趣,善引业决议引生善意趣,这是决议,不容易变更的。准此,引业可分:

  a. 非福业 ―― 此为恶引业,由此牵引感得投生欲界的三

  恶趣。

  b. 福业―― 此为善引业,由此牵引感得投生欲界的四种

  人性取六种欲天的善趣。

  c. 不动业―― 此为有漏的人间止观所摄持的善引业,由此

  善性为素质的不动业能牵引感得投生上二界。

  ② 满业―― 满是圆满,是指在引业所感的果报中圆满取没有圆满的业,如由持戒感得人性,若没有只持戒,又常行布施,则感得人性时富裕而受用圆满;又如由持戒感得人性,但因往昔没有可布施,下世即感得乞讨或受用匮乏。很明显,满业是没有决意的,善满业可能在恶趣感报(如龙的受用),恶满业还可能在善趣感果(如依乞讨维生者);还就是在善引业或恶引业中,满业都有圆满或没有圆满的。

  总言之,欲界的业,是以贪著五欲尘为主;色界的业,是以贪著定乐为主;无色界的业,是以贪著更深细的定乐为主。大致上全是依著各异有情的没有一样心思而做作没有一样业行,致而感得三界随一的投生,故名三界唯心制 ―― 意指遮破了心以外的作者,三界乃以意业为主,并推动了身口加行,而感得三界没有一样的性命形态取果报。

  2. 思想若何集业之理:

  凡夫如我者,除依于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正见摄持或依殊胜福田力(如塔寺、供像、净土秘诀等)所制诸业才是随顺集谛,也是对治法、摆脱因以外,若由染污品的十二人缘所缘起,或由懊恼推进做作诸业,则是实在集谛,是有漏有覆(指取懊恼相应的)的循环业因。

  也就是说,若由无明取懊恼推进,第四禅天以上为得舍受而制业增加,或由初禅天以致第三禅天为得定生乐受而制业增加,是有漏有覆的循环善性的不动引业,是实在集谛。若为得下世诸五欲尘乐受而制善业,是增加福业;若于此生未逝世之际,为得现法乐受而制恶业,是增加非福业,这两者所制业皆同样是实在业集,一是有漏有覆的循环善引业,另一是有漏有覆的循环恶引业。所以,思惟我所制诸业 ―― 除以三主要道及少分依福田力外,含遍皆是能令流转存亡的苦集两谛一重因果!诚如龙树菩萨说:

  [ 由妄执有我,遂起贪等垢,遍计依他转,凡是愚受诸苦。此统统唯心,如幻相现起,次制善恶业,遂生善恶趣。]

  三、 修习集谛的生起之量:

  无始迄今,自心懊恼等集谛不对一向压伏、映蔽著慈祥等好事,此刻应予熟悉并尽力将慈祥等好事压伏、映蔽著懊恼等集谛不对,才名真正修行。

  思想我的苦因集谛是循环的苦果苦谛之因,身心回头是岸,皆来自于本身做作集谛的苦因而有。我的集谛便是我的懊恼取业,我的懊恼让我有有有的痛苦,没有有无的痛苦,可说懊恼有隙可乘,无日无之;观照自心,依此推进的业行有哪些呢?包孕思业、思已业或引业、满业,皆为循环所摄。这一些有漏业行我都已具足、正具足、将具足,当今既已了知此诸过患,即应生起猛利厌离欲断之心,生起能断除的对治道。

  要之,凡是统统时、统统处,能任运自然地生起知彼集谛过患没有贪著三界统统圆满,策发厌背三有苦及苦因、企求摆脱乐及乐因的意乐,便是修习集谛的生起之量。

  后行:

  观想火线明现着大乘三宝皈依境,后方是统统具恩如母有情,以此修习集谛、生起出离心的好事,回向自他众生能生起修习集谛的证量,造诣三士道好事。并将此进修道次序递次教法的殊胜好事,以清净念头恢弘回向:

  回向具恩上师、南传、藏传、汉传的师长皆身心安康、常转*轮。

  回向南传、藏传、汉传的圣教,暂住人间。

  回向分歧道场、集体、寺院法务茂盛,以法摄众。

  回向三宝慈光遍进众生心海中。

  回向正在分歧道场修学分歧秘诀的佛门生,皆能依止调心。

  至诚回向遍虚空、尽法界统统有情离苦得乐。

  回向我等能早日创议爱他胜自的菩提心。

  回向我等世世代代依止大乘善常识,圆满大乘佛道,成佛利他没有阻碍。

  统统诸佛菩萨的回向,等于我的回向。

  至诚戴德上师、三宝、众生的膏泽。

  观想这一切全是唯名假立,无微尘许的自性。

  惟愿怙恃众生具安泰 惟愿统统恶趣恒为空

  任彼菩萨于何地安住 惟愿彼等诸愿皆造诣

建证篇

凡是默坐,没有拘齐跏半跏,随便而坐,平直其身,纵任其体,散诞四肢,安插骨解,适时枢纽相应,没有倚没有曲,解衣缓带,辄有没有安,微动取便,务使调适,初时由动进静,身中气或未平,举舌四五过,口微微吐气,鼻微微纳之,多则三四五遍,少则一遍。但取气平为度,舌抵上腭,唇齿相着,次渐平视,缓缓闭目,勿令眼敛太急,常使眼中胧胧然,次则调息,没有粗没有喘,令和细,绵绵若存。露台禅门口诀,止教调息观脐,息之出进,皆根于脐,同心专心谛观,如有外念,摄之令还,绵绵密密,起劲精进,自此而后,静中光景,各种奇刻,皆须看破,庶可进建。初时有两种住心之相,人心泊境,妄念迁流,如火熠熠,未尝渐止。因前建习,心渐虚凝,没有复缘念名利冤亲等事。此名大意住还;外事虽没有缘念,而此心微细流注,霎时一直,愈凝愈细,内外双泯,此名仔细住还。今后有两种定法,当此仔细住时,必有持身法起,此法发时,身心自然正大,坐没有疲倦,如物持身,于觉心自然洁白,取定相应,定法持身,任运没有动,由浅进深,或经一坐无涣散意,此名欲界定还。后复身心泯泯虚豁,遽然失于欲界之身,坐中没有见己身,及床坐等物,犹若虚空,此名未到地定还;将进禅而未进禅,故名未到地,由此能生初禅矣。于未到地中,证十六触成绩,是为初禅发相。何谓十六触,一动、两痒、三凉、四热、五轻、六重、七涩、八滑,复有八触,谓一掉、两猗、三冷、四热、五浮、六沉、七坚、八软,此八触取前八触虽类似,而细辨则没有同,合为十六触还。十六触由四大而发,地中四者,极重坚涩,水中四者,凉冷软滑,火中四者,热热猗痒,风中四者,动掉轻佻,学者于未到地中,进定渐深,身心虚寂,没有见内外,或经一日以致七日,或一月以致一年,若放心没有坏,保卫增加,此时动触一发,忽见身心凝然。运运而动,当动之时,还觉逐渐怀孕,如云如影,动发,或由上发,或由下发,或由腰发,逐渐遍身。上发多退,下发多进,动触发时,公垂竹帛,略言十种善法,取动俱发,必然,两空,三洁白,四高兴,五乐,六善生,七知见明,八无乏摆脱,九地步现前,十心柔嫩,如是十者,胜妙好事,取动俱生,肃静动法,如是一日或旬日,或一月一年,是非没有定,此事既过,复有余触,次序递次而起,有遍发十六解触者,有发三四触及七八触者,皆有善法好事,如前动触中说,此是色戒清净之身,正在欲界身中,粗细相违,故有诸触,证初禅时,有五境:一觉、两观、三喜、四乐、五放心还,初心憬悟为觉,后仔细离别为观,庆悦之心为喜,淡泊之心为乐,肃然没有散为定。十六触中,皆有此五境,第六又有缄默心。由五境而发者,皆初禅所发之相还。夫觉如大寐得醒,如贫得宝藏,季世诸贤,以憬悟为极则事。然欲进两禅,则有觉有悟,皆为得病,学者于初禅第六缄默心中,厌离觉观初禅为下。若知两法骚动,逼末路放心,由觉观生喜乐定等故为粗,此觉观法,障两禅内静。学者既知初禅之过,障于两禅。今欲阔别,常依三法。一没有受没有着故得离。两诃责故得离,三观析故得离,由此三法,能够离初禅觉观之过。觉观既灭,五境及缄默心悉谢,已离初禅,两禅未生,于其中心,亦有定法,可得名禅。但没有巩固,无善境帮助之法,诸师多说为转寂心,谓转初禅缄默还。住此定中,须依六行观,厌下有三:曰苦,曰粗,曰障。欣上有三:曰胜,曰妙,曰出。约言之,只是诃赞两意耳。夫玄门三年温养,九年面壁,未尝没有默坐,而没有发大聪明,没有发大神通,没有发深禅定者,以其到处恋着还。得一地步,即自以为奇刻,爱恋舍没有得,安能上进?故须节节说破,事事指明,方没有耽着,方肯厌下欣上,离苦而求胜,往粗而即妙,舍障而得出,到此位置,方知法有正传,师恩难报,昔陈白沙默坐诗云:刘郎莫记回时路,只许刘郎一度来。陈公正在江门默坐两十余年,惜无明师辅导,静中见一眉目发露,即爱恋之,已而并此眉目亦失,勉力追随,没有复可见。故其诗意云尔。学者静中有得,须先知此六行观,若到初禅,没有消此观,则多生忧悔,忧悔心生,永没有发两禅,以致转寂亦失,或时还更发初禅,或并初禅亦失。所谓为山九仞,一篑为难,确切自慎。学者心没有忧悔,同心专心加功,专精没有止,其心澹然澄静,无有涣散,名未到地,便是两禅前便利定还。经云:没有失其退,其心豁然,洁白洁白,放心取喜俱发,亦如人由暗中出,见外日月光亮,其心豁然,豁亮内净,十种好事俱发,具如初禅发相,但以由内净定俱发为异耳。两禅有四境,一内净,两喜三乐四放心,何名内净?远而言之,对外尘故说内净,近而言之,对内垢故说内净,初禅中得触乐时,触是身识相应,故名外净。两禅心识相应,故名内净,初禅心为觉观所动,故名内垢。两禅心无觉观之垢,故名内净。既离觉观,依内净心发定,洁白明白,无有垢秽,此内净定相还。喜者深心自庆,于心里生喜定等十种好事善法,故悦豫无量还。乐者受喜中之乐,淡泊悦怡,绵绵美快还。初禅之喜乐,由觉观而生,取身识相应,此中喜乐,由心里生,取认识相应,所以名同而实异。放心者,受乐心忘,既没有缘定内喜乐,复没有预外念思惟,同心专心没有动还。此四境后,亦有缄默心,但比初禅更深耳,谓之圣缄默定,欲进三禅,又当诃两禅之过,此两禅定,虽由内净而发,但大喜涌动,定没有巩固,立即舍弃。如上用三法遣之,一没有受,两诃责,三观心穷检,既没有受喜,喜及缄默自谢,而三禅未生,一意精进,其心湛然,没有加功力,心自澄静,便是三禅未到地,于后其心泯然进定。然进定没有依内外,取乐俱发,当乐发时,亦有十种好事,具如前说,但涌动之喜为异耳。绵绵之乐,由心里而发,心乐妙美,没有可为喻。乐定初生,既未即遍身,中心多有三过。一者乐定即浅,其心漂浮,少有聪明之用,两者乐定微少,心智勇发,故没有牢固,三者乐定之心,取慧力等,绵绵美好,多生贪着,其心迷醉。故经言:此乐惟圣人能舍,余人舍为难,三禅欲发,有此三过,则乐定没有得增加,充斥其身,学者须善调适,亦有三法治之。一者心若漂浮,当意图精进,策励而起。两者若心勇发,当念三昧定法摄之。三者心若迷醉,当念后乐,及诸胜妙秘诀,以自觉悟,令心没有若。若能如是,乐定必然增加,遍满身分,百骸万窍,悉皆欣悦。所以佛说三禅之乐,遍身而受还。按禅之乐,由外而发,外识相应,内乐没有满意。两禅之乐,虽由内发,然由喜而生,喜根相应,乐根没有相应,乐依喜生,喜尚没有遍,况于乐乎?三禅之乐,乐由内发。以乐为主,遍身内外,充斥恬愉,亦有五境。一舍、两念、三智、四乐、五放心还。舍者,舍前喜心,并离三过还。念者,既得三禅之乐,念用三法保卫,令乐增加还。智者,善巧三法,离三过还。乐者,欢愉遍身受还。放心者,受乐心息,同心专心寂定还。欲得四禅,又当斥骂三禅之乐,初欲得乐,同心专心勤求,大为辛劳,既得保卫爱着,亦为苦,一旦失坏则复受苦,故经说第三禅中,乐无常动故苦。又此乐法覆念令没有清净,学者既深见三禅乐,有大苦之患应同心专心厌离,求四禅种没有动定,尔时亦当建六行,及三法除遣即三禅谢灭,而四禅未到,建行没有止,得进未到地定,心无动散,即四禅便利定,于后其心。豁然开辟,放心牢固,出进息断,定发之时,取舍俱生,无苦无乐,空明幽静,善法相扶,类如前说,但无喜乐动转为异耳。尔时心如明镜没有动,亦如清水无波,尽诸乱想,正念结实,如同虚空,学者住是定中,心没有依善,亦没有附恶,无所依倚,无形无质,亦有四境:一没有苦没有乐、两舍、三念清净、四放心还。此禅初发,取舍受俱发,舍受之心,没有取苦乐相应。故言没有苦没有乐,既得没有苦没有乐,定舍胜乐,没有生厌悔故云舍。禅定明白聪明照了,故云念清净,放心幽静,虽对众缘,心无动念,故名放心,今后亦有缄默心,如前说还。又此四禅,心常清净,亦名没有动定,亦名没有动聪明,于此禅中,学统统事,皆得成绩。学神通则得,学变革则得,故经说佛于四禅为基础还。外道服食勤炼,远望延年,劳形敝骨,万举万败,间有成者,自傲深玄,岂知制业,争如求禅,统统变革,无没有立就,转粗形为妙质,易短折,为终年,刻其细细者耳。由此以后,又有四定,一空虚定,两识处定,三无有处定,四非有想非无想处定。学者至四禅时,有视为细微,得少为足,绘而没有进者,有觉心识生灭,虚诳没有实,便欲求涅槃幽静常乐者,没有遇明师指授,没有知破色取断色捆扎之方,直强泯其心,断诸思虑,久久得心无忆念,谓证涅槃。既未断色捆扎若舍命时,即生无想天中,此为大错,故须求空处定,应沉思色法之咎。若怀孕色,前内有饥渴疾病,巨细便当,臭秽敝恶等苦,外受寒热刀杖,科罚诋毁等苦,由先世人缘和合报得此身,便是各种众苦之本。没有可保爱,复思统统色法,捆扎于心,没有得安闲,便是心之缧绁,令心受末路无可贪恋。由是求灭色之法,须灭三种色,一灭可见有对色,两灭没有可见有对色,三灭没有可见无对色。经言过统统色相,灭有对相,没有念各种相,过统统色相者,破可见有对色还。灭有对相者,破没有可见有对色还。没有念各种相者,破没有可见无对色还。学者于四禅中,同心专心谛观己身,统统毛道及九孔,身内空处,皆悉虚疏如同罗鷇,内外相通,亦如芭蕉,重重无实,作是观时,即使得见既得见已,更仔细察看,见身如蓰如甑,如蜘蛛网,逐渐微末,身分皆尽没有见,于身及五根等,内身既尽,外道亦空,如是观时,目击色源故名过色。耳声鼻臭舌味身触意法,故名有对相。于两种余色及无数色,各种没有离别,故名没有念各种相。统统色法既灭,同心专心缘空,念空舍没有得,即色定便谢,而空定未发,亦有中心禅。尔时慎勿忧悔,勤加精进,同心专心念空,当度色难,于后豁然,取空相应其心洁白,没有苦没有乐,益更增加,于深定中,唯见虚空无诸色相,虽缘无边虚空,心无涣散,既无色缚,心识澄静,无碍安闲如鸟之出笼,飞腾安闲,此为得空处定还。由此而进,舍空缘识,学者当知,虚空是外法进定,定由外来,则没有牢固,识处是内法,缘内进定,则多宁谥,亲缘空之受想行识,如病如痈,如枪如刺,无常苦空无我和合而有欺诳没有实。(此便是八圣种观),同心专心系缘正在识,念念没有离,将来过往,亦复如此常念于识,欲得取识相应,加功专致,没有计旬月,即使泯然任运,自住识缘。因今后豁然取识相应,心定没有动,而于定中没有见余事,惟见如今心识,念念没有住,放心明白,识虑宽广无量无边,亦于定中,忆过往已灭之识,无量无边,及将来应起之识,亦无量无边,悉现定中,识法持心,无涣散意此定牢固清净,心识明利,为得识处定还。由此而进,又思前缘空进定,是为外定,今缘识进定,是为内定,而依内依外,皆非幽静,若依心里,以心缘心进定者,此定已依三世心生,没有为实正在,唯有没有认识处,心无依倚,乃名牢固,因而又观缘识之受想行识,如病如痈,如枪如刺,无常苦空无我和合而有,虚诳没有实,即舍识处,系心无一切处内静息,没有同统统心识之法,知无一切法,非空非识,无为法尘,无有离别如是知已,静息其心,惟念无一切法,当时识定即谢无一切定,未发于其中心,亦有证相,学者心没有忧悔,专精没有懈,同心专心内净,空无所依,没有见诸法,心无摆荡,此为证无一切处定还。进此按时,怡然寂尽,诸想没有起,尚没有见心相,况且余法,由此而进,又复上求,诃责无一切定。如痴似醉,如眠如暗,无明覆蔽,无所觉了无可爱乐,观于识处,如疮如箭,观于无一切处如梦如醉皆是芥蒂,非真幽静,亦如前法,离而弃之,更求非有非想定,前识处是有想,无一切处是无想,今双离之,即使观,于非有非无,何法非有,谓心非有,何以故?过往如今将来,求之都没有可得,无有形相,亦无地方,当知非有,云何非无,无者是,何物乎?为心是无乎?为离心是无乎?若心是无,则无觉无缘,没有名为心,若心非无更无别无,何还无没有自无,破有说无,无有则无无矣。故言非有非无,如是观时,没有见有没有,同心专心缘中,没有念余事,于后遽然,实正在定发,没有见有没有相貌,泯然寂尽,心无摆荡,恬然清净,如涅槃相。是定细微,三界无过,证之者,咸谓是中道定相。涅槃常乐我净,爱着是法,更没有建习,如虫行至树表,更没有复进,谓树外无高,可悯还,殊没有知此定虽无粗苦末路,而亦有十种细苦末路,凡是夫没有知,误谓实正在人间外道,进此定中,没有见有没有。而觉有能知非有非无之心,谓是真神没有灭,如有明师教授,方知是四阴和合而有,自性虚诳没有实,由此没有受没有着,即破无明,人灭受想定,获阿罗汉果,是谓九次序递次定还。约略初禅离欲界进色界,两三四禅,皆色界摄四定,离色界进无色界,灭受想定章出三界,证阿罗汉果,生西方,进净土,此为最径之门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指南 | 放生功德 | 放生仪轨 | 放生心得 | 放生动物 | 放生的好处 | 八字算命

Copyright 2019-2030 普度放生 放生最佳时间_放心吉时_放生吉日_普度放生联盟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